第(2/3)页 朱由崧对诸位阁臣说道:“还有南直隶、东南闽浙两省、湖广、江西、两广的卫所军田全部直接收回国库,再派官员去清查天下田亩。” “将那些有参与叛乱的地方官全部撤换,由吏部主持,朝廷公推人选上来。” “臣等遵旨。” 现在钱谦益辞官了,科举得有人主持,朱由崧看向黄道周,说道: “石斋先生,各地参加科举的学子进京已久,科举不能再拖了,中秋过后就得举行科考,这得由你来主持了。” “臣不辱使命。” 钱谦益走了,朱由崧已经把史可法召回来,让他负责礼部。 还有让通政司加快全面推广大明的报纸,让天下人都知道,大明朝廷接下来清查田亩的政策和决心。 报纸可以立刻掌控天下的舆情,将地主乡绅们贵勋的种种劣迹,通过报纸报道出来,发动人民战争,彻底清查乡绅地主。 加上现在手里有足够多的军队驻守各地,防止一些不甘心的乡绅地主作乱。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,整个天下基本就能牢牢抓在朝廷手里。 八月十二日,来到应天府好几天的清廷使者,被晾得不耐烦了,嚷嚷着要见天子。 朱由崧也已经知道了清廷使者来应天府,是为了讲和的,这其实在他意料之中的事。 朱由崧得知消息后,让人传礼部主事黄端伯陛见。 黄端伯被天子单独召见,心里有些忐忑的,他就一小小礼部主事,按理是根本就没有资格被天子单独召见的。 黄端伯接到诏令,不敢怠慢,很快到了奉天殿。 “小臣黄端伯参见陛下。” “免礼,”朱由崧伸手虚扶,打量着黄端伯。 黄端伯是个六旬的清瘦老头,看起来普普通通。 明朝自崇祯上吊后,有骨气的大多都以身殉国,剩下了大把的软骨头。 黄端伯就是南明朝廷少有的硬汉,正史上南京那么多高官贵勋,全是软骨头降了清,黄端伯却至死不降。 黄端伯是江西人,崇祯元年进士,任浙江宁波推官时,对防倭方面颇有建树,原本是该升官的。 第(2/3)页